2018年,秋季,是一個適合旅遊的季節
住在熱帶與亞熱帶的台灣,秋天對我們來說就跟夏天沒有兩樣
當溫帶地區因天氣轉變而五彩繽紛時,台灣仍舊是綠油油的一片
所以就為了能一睹紅綠燈(楓葉銀杏)的景象,所以這一年宗啊選擇了韓國~
台灣人不是哈日就哈韓,韓國是宗啊第一個自助旅行非中文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為什麼選韓國呢?因為韓國近,而且又有秋季的港覺,旅行起來比較不困難
排好假期後,就開始做一些韓國的功課了:
韓國(한국)全稱是大韓民國(대한민국),面積大約有10萬平方公里,約台灣的2.8倍大,有5000萬人口,是台灣的兩倍,首都是首爾特別市(서울)。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한반도 )南半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了換取蘇俄對日宣戰,英美兩國在雅爾達會議同意將北緯38度以北的領土為蘇俄佔領,1948年蘇佔區與美佔區分別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和大韓民國,也就是現今所謂的朝鮮(北韓)和韓國(南韓)。
經過1950~1953年的韓戰(한국 전쟁),打來打去任一方仍然沒有能力併吞對方,所以就一直對峙到今天。
從地理位置看,韓國介於中國(중국)和日本(일본)之間,既做為中華文化東傳日本的橋樑,也成為日本侵略中國的通道。
歷史上曾分別被中國和日本統治,所以韓國人的民族防護性很強,也空前的團結。
韓國西邊是黃海,韓國人叫他西海(선해)與中國山東半島相望,東邊是日本海,韓國人的東海(동해),過去就是日本了。
但韓國通往日本的捷徑是東南邊的朝鮮海峽(대한해협)和對馬海峽(쓰시마 해협),是空運以前日韓間最便捷的途徑。
位於西南方有濟州島(제주도),是韓國第一大島
韓國地勢東高西低,河川往大多往西南方流。最重要的河流是流經首爾的漢江(한강);東南部的洛東江(낙동강),是韓國第一長河。
大都市主要就是在這兩條河川附近,韓國兩大都會區,一個是首爾-仁川(인천),另一個是釜山(부산)。
宗啊第一次來韓國選擇首爾,不僅因為它是韓國的首都,也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古蹟與博物館也算多(根本就是為這而去的XD)
韓國人講的是韓語(한국어),不會也不要緊,首爾會講中英文的人比比皆是,大不了就比手畫腳哈哈~
使用的文字是韓文(한글),是世宗大王創造的,所以這位國王才會受到韓國人永遠的尊敬。
紙鈔 | 正面圖案 | 反面圖案 |
50000元 | 申師任堂 & 草蟲圖背景 | 月梅圖 & 風竹圖 |
10000元 |
世宗大王 日月五峰圖背景 |
渾天時計 |
來自龍飛御天歌 第二章諺文文字 |
天象列次分野之圖 普賢山望遠鏡 |
|
5000元 |
栗谷李珥 江陵烏竹軒背景 紫竹 |
草蟲圖 |
1000元 |
退溪李滉 成均館明倫堂背景 梅花 |
溪上靜居圖 |
硬幣 | 正面圖案 | 反面圖案 |
500元 | 鶴 & 韓語面值 | 面額 |
100元 | 李舜臣 & 韓語面值 | 面額 |
50元 | 稻穗 & 韓語面值 | 面額 |
10元 | 佛國寺多寶塔 & 韓語面值 | 面額 |
韓國國花是木槿花(무궁화),也稱為無窮花,象徵韓國人打不倒的精神。
韓國跟台灣一樣是左駕,走路靠右邊走。
韓國電壓110/220V,萬用插座就免煩惱了。
最後簡單嘴一下的韓國歷史與文化,作為認識韓國的前奏:
韓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始祖檀君(단군),就像中國人推崇炎帝與黃帝一樣,韓國人每年10月3日有個開天節(개천절)紀念這位始祖的生日。
真正統治韓國的始祖是箕子(기자),在周朝時帶領商朝的遺民逃到了朝鮮。
西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漢人衛滿(위만)推翻了箕子後代,稱為衛滿朝鮮(위만조선),統治著半島北方,南邊是原始部落的辰國(진국)。
漢武帝劉徹在西元前108年,派兵征服衛滿朝鮮,朝鮮北部第一次被中國統治,漢朝政府在朝鮮設立四個郡,史稱"漢四郡"(한사군)。南邊分裂成三個小國家,馬韓、辰韓和弁韓。
漢四郡結束於中國的五胡亂華,313年北方的高句麗(고구려)將中國晉朝的勢力從朝鮮半島驅逐,這時南方三個小國家逐漸變成西南方的百濟(백제)和東南邊的新羅(신라),正式進入了"三國時代"(삼국 시대),看來不是只有中國有三國時代。高句麗是從中國東北吉林省和遼寧省一帶起家的,難怪現在韓國人才會說中國是他們的XD。
三國時代興亡跟中國不無關係,隋煬帝楊廣因為三征高句麗害的國困民疲,結果導致隋朝滅亡。就連堂堂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想幫隋煬帝討公道也失敗而歸。後來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聯合新羅先滅亡百濟,668年吞併了高句麗,三國時代結束。
新羅是三國之中的贏家,在唐朝主力西撤時,新羅於是趁機統一了朝鮮半島的中南部,676年,統一新羅(통일신라)正式成立,也是第一個統治朝鮮半島的政權,定都慶州(경주)。兩百多年後,新羅政權腐敗,又分裂成後三國,後高句麗、後百濟和新羅,最後936年由高麗(고려)的王建統一。
太祖王建(태조 왕건)的高麗不是高句麗(韓國歷史這段很容易連結失誤),首都開京- 개경(北韓開城개성),400多年統治期間大力提倡佛教,有名的大藏經(대장경판)完成於此時。
1392年,大將李成桂篡位,請求明太祖朱元璋賜國號"朝鮮"(조선),有名的世宗大王(세중대왕)就是這個政權的第4位國王,此時儒家思想發展,韓幣上的人物多出現於此時。1592~1598年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明朝援助下,朝鮮免於被併吞的命運。
近代最有名的莫過於甲午戰爭(청일 전쟁)了,一舉斬斷了朝鮮與中國的宗藩關係。日俄戰爭後(러일 전쟁),朝鮮淪為日本保護國,1910年終被強制吞併。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開羅宣言(카이로 선언),韓國取得獨立的地位並於1948年開始分裂迄今。
1950~1953年的韓戰,是造成繼續分裂的原因,背後是美蘇兩大強權的角力。
1960年代韓國政府開始進行經濟發展,1980年代進入民主化時代,2000年代以高科技與韓劇文化傳播至全世界,什麼哈韓潮(韓劇、韓服、音樂團體等...)就是韓國成功行銷的一面。
韓國已經躍居亞洲經濟強國了,中國和日本他們追不上外,沒人敢在它們面前說是第三~
韓國就是有這麼多的歷史經歷,所以才會養成他們獨特的民族性,什麼東西說是自己的就比較安全啦,孔子/屈原/林書豪都是韓國人啦!!!
國際比賽中也慣用"小動作",也早見怪不怪了~
講了這些,初步對韓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接著就是準備準備來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