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在韓國歷史上名聲最響亮的戰爭,十有八九都會回答是韓戰(한국 전쟁)
因為這場戰爭影響直到今天,所以韓國戰爭博物館也特別為這場戰爭特別單開一間戰爭室~6.25戰爭室III了
這場戰爭的源頭,還得從1945年說起~
二戰在45年初的歐洲戰場已漸趨尾聲,美國在太平洋戰場預計還要打個幾年才會完全打敗日本。
所以為了換取蘇聯對日本的宣戰,美蘇英三國簽訂了"雅爾達密約",條約中美國犧牲了中國、韓國的利益,放縱蘇軍佔領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38度線以北,從此朝鮮半島一分為二。1948年,北部蘇聯扶植金日成(김일성)統治北韓,南部美國扶植李承晚(이승만)建立南韓政權。早期的聯合國可以說是美國的一言堂,所以拒絕承認北韓。北韓和南韓都認為在半島上只能有一個國家。
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後,中共取得政權,所以北韓-中國-蘇聯三個共產國家結盟,北韓在兩國支援下,軍力遠遠優於南韓,當時南韓的部隊才剛屬於草創階段,所以北韓想先發制人。
1950年6月25日,北韓在蘇聯史達林的支持下,大舉越過38度線向南進攻,韓戰爆發,僅僅3天之後漢城(한성)就陷落了
戰爭初期,南韓節節敗退,一路從漢城退到釜山,只差一點就被趕下海洋餵鯊魚了
站在美國的立場,不可能坐視北韓統一朝鮮半島,所以聯合國馬上召開安全理事會,表決通過聯合國軍隊制裁北韓的侵略
在美國的主導下,安理會迅速通過,贊成出兵朝鮮半島的決議,由美軍主導聯合國軍隊,抵禦北韓入侵的軍隊
當時聯軍的最高統指揮官是麥帥,麥克阿瑟上將
交戰方的步槍與子彈,畫面很逼真
戰爭中軍人的感情會特別好,博物館還精心放置了前線軍事的同袍之情,讓參觀博物館嚴肅的戰況下,也存在著溫馨感人的畫面
戰爭經過簡單說一下,不然寫個萬言書都有可能:
話說聯合國軍隊在麥帥的帶領之下,1950年9月從仁川(인천)登陸,這下北韓傻眼了,因為他所有的部隊都在南邊的釜山呢,所以成了南韓軍隊和聯軍的夾心餅乾,被打個大敗,瞬間整個南韓領土和漢城被收復。
麥帥接著往北挺進,攻入北韓,輪到北韓首都平壤(평양)被攻佔,節節敗退,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南韓敗退時,老大哥美國跳出來說話,而這下北韓快完蛋時,他後面的老大哥~中國共產黨出馬了。毛澤東和周恩來認為放任南韓統一將會危及新中國的利益,所以派出彭德懷元帥率志願軍渡過鴨綠江(압록강),解救北韓,史稱"抗美援朝"
中共一介入,局勢又翻轉了過來,美軍吞到了第一次與共產黨交戰的敗果,志願軍重新追擊,1951年再度佔領漢城,隨後聯軍再次奪回漢城
麥克阿瑟在未取得絕對優勢的條件下仍計畫擴大戰場到中國東部沿海,美國總統杜魯門怕了,他怕再打下去蘇聯參戰,到時第三次世界大戰打響了,美國的利益就喪失殆盡了,因此下令撤了麥克阿瑟統帥之職,戰爭遂陷入僵持,兩年後的1953年7月27日,雙方(聯合國軍,北韓和中共)遂在板門店(판문점)簽訂停戰協定,劃定停戰區,結束了這場歷時3年的戰爭,付出40000多條生命,疆界幾乎回到了戰前原點
從這場戰爭可看出,所謂聯合國軍就是美國主導的,當美國深覺打不下去時,就選擇談判,代表美國利益的趨向~
韓戰期間聯合國軍~主要是美軍針對戰爭有功人員所發出的勳章,樣式挺多的
韓戰所使用的各式裝備,防毒面具耶~
當時除美國以外,聯合國軍隊有西方國家如英法加澳紐等國家組成,比較意外的是這個國家-衣索比亞(當時還是帝國),當時也派了一支部隊參戰,倒向美國就要支援大哥的行動也算正常
不管甚麼戰爭,受苦的永遠還是老百姓,這期間韓國老百姓過著邊過日子,邊躲空襲轟炸的生活,可以用"朝不保夕"四字來形容
學生上課沒有教室,臨時搭了一個圍籬圍起來就是教室
戰爭所需的物資由軍方配給,因為所有物品都優先徵調於軍事用途中
即使家被轟掉一半,在瓦礫堆中的韓國人咬緊牙關也要撐下去,所以生在現代台灣的我們真的要惜福沒有戰爭的日子
韓戰時軍事援助與經濟援助各國可謂雙管齊下,當然這場戰爭也影響了一部分的鄰近國家,包含日本與台灣
日本距離前線最近,為了減少生產與運輸戰爭物資的成本,美國依賴日本當作補給基地,帶動了戰後日本經濟繁榮,也因此之後一段時間崛起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強
而當時撤退來台的中華民國政府受影響也不小,如果沒有韓戰轉移中共的焦點,很有可能中共會乘勝大舉攻台。韓戰一爆發,美國深感朝鮮半島與台灣是西太平洋反共的第一線,因此派出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國民黨政權因此起死回生,在台灣能夠站穩腳跟。
所以以前國中歷史學到的:共產黨的西安事變,就是國民黨的韓戰。韓戰期間中華民國政府也有提供金援和物資支援戰爭前線,那時在聯合國可是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中國代表呢
其實美國派第七艦隊巡航的目的,除了保衛台灣外,也遏止了國民黨反攻大陸而導致戰火蔓延。所以說來說去美國說了算,畢竟只有扶植一個親美政權去牽制甚至是推翻另一個反美政權,最符合美國的利益,而且這招屢試不爽,之後的越南,阿富汗,伊拉克莫不是如此。
也有捐獻給博物館的文物的紀念,包含軍歌手稿,舊的迷彩軍裝,還有作戰地圖等文物,所以博物館也為這些出過力的人們留名紀念
韓戰之後,韓國本土就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衝突了
所以從1960年代以後,韓國也會積極配合聯合國軍隊在世界各地為和平奮戰,也曾派軍隊遠及中東與非洲
又來到了中庭,原來不是只有室外才有軍事武器,室內也有,這個博物館也太威
懸吊著的空軍軍機和傘兵,頗具真實感
回到剛剛的韓國派遣軍隊參戰的事
最早期的是1960年代朴正熙(박정회)總統時代聽從美國老大哥的指令,參加越南共和國(南越)對抗越共(北越)的軍事行動,陸海空軍都行動力挺,是美國以下第二多的外國軍隊。
其實是為了經濟打算,果然換來了美國大規模的金援,帶動韓國經濟快速成長,從韓戰時期脫胎換骨
博物館當中很生動的還原越戰的場景,叢林、草屋、各國士兵等作戰計畫
進入21世紀,2001年美軍攻打阿富汗,韓國仍然有出兵
不僅如此,2003年美軍進攻伊拉克,也有韓國軍隊與軍醫的影子
此外,在打擊索馬利亞海盜的過程,韓國人也是不落人後的派軍,畢竟這片海域是進入紅海的重要通道,所以各國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與居民生命,打海盜也是剛好而已
韓國參加聯合國軍的迷彩服裝,帽子有UN的國徽
在非洲的南蘇丹,韓國派出了部隊參與聯合國對當地的維穩,提供支援,畢竟打內戰韓國人可是沒少經歷過,所以宗啊想也是感同身受順便把韓式文化藉機傳撥出去
軍隊是救災動員比較快的單位,韓國軍隊也積極參與海地震災的重建與援助
終於勒勒等地把這間博物館參觀部分大致說完了
參觀心得: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館呢!宗啊認為不管你是軍事迷、武器迷、戰爭迷、歷史迷都非常建議來博物館細細觀賞。而且重要的是針對某些戰爭,博物館會提供紀錄片供人觀看。雖然說韓國人總是喜歡吹牛說他們打仗多厲害,宗啊想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跟世人說自己有利的部分。希望世界各地不要因為紛爭而打起來,打仗最吃虧的絕對不會是政要跟喊口號的那些人,都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同時祈禱為70幾年沒經歷過戰爭的台灣島能永遠和平,這才是來戰爭博物館最大的體悟